![]() 一种隔热断桥门窗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包括外窗框、内窗框、外窗门、内窗门、若干第一密封条和真空双层玻璃,设在外窗门与外窗框之间的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的一端和第三密封条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相互配合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外窗框侧壁顶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底部设有燕尾槽,燕尾槽中设有遇水膨胀胶条,内窗门与内窗框之间设有消音组件,通过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互抵接而配合在一起的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使外窗门和外窗框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遇水膨胀胶条可以在吸收水分后发生膨胀,间接提高了外窗门与外窗框之间的密封性,设置在内窗门与内窗框之间的消音组件可以起到吸收外界噪音的作用。 公开号:CN214330329U 申请号:CN202023227532.9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封伟平 申请人:Changshan Guoxin Door And Window Co ltd; IPC主号:E06B3-26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断桥门窗。 [n0002] 断桥铝门窗,采用隔热断桥门窗和中空玻璃,具有节能、防尘、防水等功能。断桥铝门窗的热传导系数K值为3W/㎡·K以下,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一半,降低取暖费用30%左右,水密性、气密性良好,在现代建筑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噪声的影响越来越重视,虽然断桥铝门窗在各项性能方面均高于其它型材门窗,而且隔音效果也高于其它门窗,现有的断桥门窗通常由窗框、窗门、真空双层玻璃和若干密封条组成,窗框包括外窗框和内窗框、窗门包括内窗门和外窗门,外窗框与内窗框通过密封条连接,外窗门和内窗门也通过密封条连接,但是现有的窗框与窗门的配合不够紧密,密封性效果不好导致隔热性能不佳,天气炎热时,外部的高温容易通过窗框与窗门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温度升高,使空调等制冷组件的能耗增加,并且由于窗框与窗门之间的密封性不佳,导致该断桥门窗的隔音效果亦不佳,使室内的人们易受外界噪音影响,由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n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具有降噪功能的隔热断桥门窗。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包括外窗框、内窗框、外窗门、内窗门和若干第一密封条,所述外窗框和内窗框通过第一密封条连接,所述外窗门和内窗门通过第一密封条连接,所述外窗门和内窗门之间安装有真空双层玻璃,所述外窗框与外窗门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外窗门与外窗框相对外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所述外窗门朝向外窗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密封条远离第一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三密封条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倾斜面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面,所述外窗框朝向外窗门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外窗框的一端底部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中设有遇水膨胀胶条,所述遇水膨胀胶条远离燕尾槽的一端与外窗门顶部外壁抵接,所述内窗门朝向内窗框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噪音的消音组件。 [n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断桥门窗正常关闭时,设置在第二密封条一端的第一倾斜面与设置在第三密封条一侧的第二倾斜面抵接,使外窗框与外窗门之间得到密封,在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作用下,使第二密封条的一端与第三密封条的一侧接触紧密,增加第二密封条与第三密封条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外窗门与外窗框之间的密封效果,设置在第一挡板一端底部燕尾槽内的遇水膨胀胶条在接触到雨水时会发生膨胀,增加遇水膨胀胶条远离燕尾槽一端与外窗门顶部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外窗框与外窗门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因外界热空气通过外窗框与外窗门之间因密封性不佳而产生的缝隙进入室内,而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的现象发生,外界的噪音传递到外窗框与外窗门中,通过外窗框与外窗门传递到内窗框与内窗门之间,在消音组件的作用下,将传递到内窗框与内窗门之间的噪音吸收,防止噪音通过内窗框与内窗门之间的缝隙传入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隔热效果和隔音效果。 [n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音组件包括若干条均匀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在内窗门朝向内窗框一侧外壁上的第二安装槽,若干第二安装槽中均安装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远离第二安装槽的一端朝远离内窗门的方向延伸。 [n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外界噪音传递通过外窗框和内窗框传递到内窗框与内窗门之间,进而传递到若干消音板之间,在若干消音板之间折射,通过若干消音板吸收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的噪音,避免噪音通过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的缝隙传递到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隔音效果。 [n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窗框朝向内窗门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消音棉,若干消音板远离内窗门的一端与消音棉远离内窗框的一侧过盈配合。 [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消音板远离内窗门的一端与消音棉远离内窗框一侧过盈配合,通过消音棉使消音板与内窗框外壁之间的缝隙得到封闭,使消音板与内窗门和内窗框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传递到内窗门与内窗框之间的噪音被消音棉与若干消音板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噪音无法通过内窗门与内窗框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 [n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窗门朝向内窗框的外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顶部远离内窗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中设置有横截面呈L形的第四密封条,所述第四密封条远离第三安装槽的一侧与内窗框底部外壁折角处抵接。 [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设置在第二挡板顶部的第三安装槽内的第四密封条与内窗框的底部外壁抵接,横截面呈L形的第四密封条可以与内窗框底部外壁折角处紧密贴合,以此提高第四密封条与内窗框外壁折角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四密封条对第二挡板顶部与内窗框底部外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内窗门与内窗框之间得到了良好密封,避免外界热空气和外界噪音通过内窗门与内窗框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 [n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窗门顶部外壁上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密封槽,所述遇水膨胀胶条远离燕尾槽的一端插设在密封槽中。 [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将遇水膨胀胶条远离燕尾槽的一端插设在密封槽中,提高了遇水膨胀胶条与外窗门顶部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遇水膨胀胶条对第一挡板与外窗门顶部外壁之间的密封效果。 [n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图1中A-A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标记表示为: [n0018] 1-外窗框、2-内窗框、3-外窗门、4-内窗门、5-第一密封条、6-真空双层玻璃、7-第二密封条、8-第三密封条、9-第一安装槽、10-第一倾斜面、11-第一挡板、12-燕尾槽、13-遇水膨胀胶条、14-第二安装槽、15-消音板、16-消音棉、17-第二挡板、18-第三安装槽、19-第四密封条、20-密封槽。 [n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0]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包括外窗框1、内窗框2、外窗门3、内窗门4和若干第一密封条5,所述外窗框1和内窗框2通过第一密封条5连接,所述外窗门3和内窗门4通过第一密封条5连接,所述外窗门3和内窗门4之间安装有真空双层玻璃6,所述外窗框1与外窗门3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外窗门3与外窗框1相对外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条7和第三密封条8,所述外窗门3朝向外窗框1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9,所述第二密封条7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槽9中,所述第二密封条7远离第一安装槽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0,所述第三密封条8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倾斜面10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面,所述外窗框1朝向外窗门3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1远离外窗框1的一端底部设有燕尾槽12,所述燕尾槽12中设有遇水膨胀胶条13,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3远离燕尾槽12的一端与外窗门3顶部外壁抵接,所述内窗门4朝向内窗框2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噪音的消音组件。 [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断桥门窗正常关闭时,设置在第二密封条7一端的第一倾斜面10与设置在第三密封条8一侧的第二倾斜面抵接,使外窗框1与外窗门3之间得到密封,在第一倾斜面10和第二倾斜面的作用下,使第二密封条7的一端与第三密封条8的一侧接触紧密,增加第二密封条7与第三密封条8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外窗门3与外窗框1之间的密封效果,设置在第一挡板11一端底部燕尾槽12内的遇水膨胀胶条13在接触到雨水时会发生膨胀,增加遇水膨胀胶条13远离燕尾槽12一端与外窗门3顶部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外窗框1与外窗门3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因外界热空气通过外窗框1与外窗门3之间因密封性不佳而产生的缝隙进入室内,而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的现象发生,外界的噪音传递到外窗框1与外窗门3中,通过外窗框1与外窗门3传递到内窗框2与内窗门4之间,在消音组件的作用下,将传递到内窗框2与内窗门4之间的噪音吸收,防止噪音通过内窗框2与内窗门4之间的缝隙传入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隔热效果和隔音效果。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组件包括若干条均匀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在内窗门4朝向内窗框2一侧外壁上的第二安装槽14,若干第二安装槽14中均安装有消音板15,所述消音板15远离第二安装槽14的一端朝远离内窗门4的方向延伸。 [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外界噪音传递通过外窗框1和内窗框2传递到内窗框2与内窗门4之间,进而传递到若干消音板15之间,在若干消音板15之间折射,通过若干消音板15吸收外窗框1与内窗框2之间的噪音,避免噪音通过外窗框1与内窗框2之间的缝隙传递到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产品的隔音效果。 [n0024]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窗框2朝向内窗门4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消音棉16,若干消音板15远离内窗门4的一端与消音棉16远离内窗框2的一侧过盈配合。 [n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消音板15远离内窗门4的一端与消音棉16远离内窗框2一侧过盈配合,通过消音棉16使消音板15与内窗框2外壁之间的缝隙得到封闭,使消音板15与内窗门4和内窗框2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传递到内窗门4与内窗框2之间的噪音被消音棉16与若干消音板15吸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噪音无法通过内窗门4与内窗框2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 [n0026]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窗门4朝向内窗框2的外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17,所述第二挡板17顶部远离内窗门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槽18,所述第三安装槽18中设置有横截面呈L形的第四密封条19,所述第四密封条19远离第三安装槽18的一侧与内窗框2底部外壁折角处抵接。 [n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设置在第二挡板17顶部的第三安装槽18内的第四密封条19与内窗框2的底部外壁抵接,横截面呈L形的第四密封条19可以与内窗框2底部外壁折角处紧密贴合,以此提高第四密封条19与内窗框2外壁折角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第四密封条19对第二挡板17顶部与内窗框2底部外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使内窗门4与内窗框2之间得到了良好密封,避免外界热空气和外界噪音通过内窗门4与内窗框2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 [n0028]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窗门3顶部外壁上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密封槽20,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3远离燕尾槽12的一端插设在密封槽20中。 [n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将遇水膨胀胶条13远离燕尾槽12的一端插设在密封槽20中,提高了遇水膨胀胶条13与外窗门3顶部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提高遇水膨胀胶条13对第一挡板11与外窗门3顶部外壁之间的密封效果。 [n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包括外窗框(1)、内窗框(2)、外窗门(3)、内窗门(4)和若干第一密封条(5),所述外窗框(1)和内窗框(2)通过第一密封条(5)连接,所述外窗门(3)和内窗门(4)通过第一密封条(5)连接,所述外窗门(3)和内窗门(4)之间安装有真空双层玻璃(6),所述外窗框(1)与外窗门(3)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外窗门(3)与外窗框(1)相对外侧壁上的第二密封条(7)和第三密封条(8),所述外窗门(3)朝向外窗框(1)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9),所述第二密封条(7)的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槽(9)中,所述第二密封条(7)远离第一安装槽(9)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0),所述第三密封条(8)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倾斜面(10)相适配的第二倾斜面,所述外窗框(1)朝向外窗门(3)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第一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1)远离外窗框(1)的一端底部设有燕尾槽(12),所述燕尾槽(12)中设有遇水膨胀胶条(13),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3)远离燕尾槽(12)的一端与外窗门(3)顶部外壁抵接,所述内窗门(4)朝向内窗框(2)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用于降低噪音的消音组件。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组件包括若干条均匀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在内窗门(4)朝向内窗框(2)一侧外壁上的第二安装槽(14),若干第二安装槽(14)中均安装有消音板(15),所述消音板(15)远离第二安装槽(14)的一端朝远离内窗门(4)的方向延伸。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框(2)朝向内窗门(4)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消音棉(16),若干消音板(15)远离内窗门(4)的一端与消音棉(16)远离内窗框(2)的一侧过盈配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门(4)朝向内窗框(2)的外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17),所述第二挡板(17)顶部远离内窗门(4)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安装槽(18),所述第三安装槽(18)中设置有横截面呈L形的第四密封条(19),所述第四密封条(19)远离第三安装槽(18)的一侧与内窗框(2)底部外壁折角处抵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断桥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门(3)顶部外壁上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密封槽(20),所述遇水膨胀胶条(13)远离燕尾槽(12)的一端插设在密封槽(20)中。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329U|2021-10-01|一种隔热断桥门窗 CN207092832U|2018-03-13|一种木包铝门窗结构 CN204984171U|2016-01-20|一种铝合金隔热门窗结构 CN209761170U|2019-12-10|一种具有防水、隔音、隔热保温性能的低能耗内开窗 CN201635591U|2010-11-17|铝包木门窗 CN213330756U|2021-06-01|一种节能建筑门窗用隔热保温结构 CN204436207U|2015-07-01|隔音窗 CN205000824U|2016-01-27|一种铝合金隔热门窗结构 CN214532516U|2021-10-29|高性能节能环保系统窗组件 CN210422330U|2020-04-28|一种三道密封高性能外平开窗 CN211647775U|2020-10-09|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隔热降噪铝包木窗 CN210564240U|2020-05-19|一种连接伸缩缝门窗型材 CN211598238U|2020-09-29|一种密封隔热节能门窗 CN209990337U|2020-01-24|一种节能断桥铝合金平开窗 CN213540139U|2021-06-25|一种建筑保温隔音窗 CN212249744U|2020-12-29|一种被动式超低能耗气密门 CN214616084U|2021-11-05|一种门窗安装装置 CN210888557U|2020-06-30|一种铝合金门窗的保温密封结构 CN214007013U|2021-08-20|一种铝合金推拉窗的密封结构 CN213175331U|2021-05-11|节能推拉门窗 CN213807401U|2021-07-27|一种断桥隔热防火式铝合金门窗 CN213743125U|2021-07-20|一种铝板保温窗的密封胶条 CN213573740U|2021-06-29|一种保温隔热铝合金门窗 CN209799731U|2019-12-17|一种木铝复合窗 CN209908262U|2020-01-07|一种防噪音注胶隔热铝型材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27532.9U|CN214330329U|2020-12-28|2020-12-28|一种隔热断桥门窗|CN202023227532.9U| CN214330329U|2020-12-28|2020-12-28|一种隔热断桥门窗|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